钛及钛合金行业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宝钛集团:以改革之笔 书写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新篇

   2025-08-12 IP属地 陕西宝钛集团440

  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旨在通过制度重构、动能转换、功能重塑,使国有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的“顶梁柱”、市场经济的“活力源”、共同富裕的“助推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作为“中国工业龙头”,宝钛集团提出“1345”发展行动纲领,推动企业从“量的领跑”向“质的引领”的战略跃升。

  “我们要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两个途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宝钛集团企管部副主任史鹏超告诉记者。

宝钛集团企管部副主任史鹏超介绍企业改革情况

管理创新破解行政化束缚

  管理创新在国企改革中扮演着核心引擎和关键突破口的角色,在打破行政化束缚,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宝钛集团以破除“一刀切”管理为抓手,统筹分析各子企业性质、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及功能定位,以“分类赋权、精准治理”为核心理念,系统性构建适配不同类型子企业的差异化管控模式。

  “具体做法包括在全资子企业全面推行市场化选聘与考核,增强经营活力;在上市公司子企业强化资本运作,提升市场价值;对具备市场化潜力的模拟法人单位进行权力下放,培育市场主体意识。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差异化治理激活企业动力。”史鹏超介绍说。

  以宝钛集团的上市公司子企业为例,“十四五”期间通过融资用于产业项目建设、研发投入,促进补短板、强产能、出成果,实现强链补链延链。

  近两年来,宝钛集团新增7户高新技术企业,5户企业通过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2户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企业通过陕西省“专精特新”认定,1户企业产品被评为“陕西工业精品”。

  在“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精准治理理念下,各子公司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宝钛”品牌矩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增强。

宝钛集团展览馆展示的海绵钛

激励创新重构企业价值创造

  改革的核心是“人”和“机制”。活力不足、效率不高、创新不够等国企改革的深水区难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和人的积极性问题。设计科学合理的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机制,是构建鼓励创新的管理生态的必要措施。

  “宝钛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宝色股份于2024年顺利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这一举措充分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稳定了人才队伍,为激励机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史鹏超介绍说。

  宝色股份打破传统短期薪酬激励的局限,将员工利益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度绑定,使企业人才的创新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2024年,宝色股份成功攻克了厚壁钛合金的高效、精密焊接等多项难题,不仅彰显着宝色股份的科技攻关实力,也标记着宝钛集团激励机制创新的改革印记。

  此外,宝色股份创新经营模式,激励设计工艺团队及时前移,与销售部门同步对接业务,工作模式由“串联式”向“并联式”转变,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打造销售、设计、生产、采购等跨部门跨业务的新型营销团队,顺利承接多项世界级大型PTA、MMA、PDH、大炼化项目等成套设备的制造,团队协同意识持续增强。2024年,宝色股份利润同比增长9.5%,生产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向好。

  宝钛集团以激励创新作催化剂,化解“活力不足、创新乏力”痼疾,不仅点燃了创新引擎的“火种”,更推动了企业从“行政附属”向“创新主体”蜕变。

宝钛集团展览馆展示的钛产品

技术创新筑牢产业链根基

  产业技术创新是国企改革的战略基石,已从“改革配套”升级为“战略引领”,其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关乎国家产业链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全局。

  宝钛集团立足产业链链主定位,编制产业链五级图谱,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绿色、智能技术应用,推进项目稳妥高效落地;积极谋划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四个一批”重点项目,企业整体装备、产品、产能优势再上新台阶。

  同时,宝钛集团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打造钛合金板材柔性化生产、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供应链协同于一体的智能化工厂,实施成品管材检验信息化项目、真空退火炉集中监视控制系统项目;强化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着力突破“卡脖子”问题;优化科技创新体制,强化科技创新带动作用。

  “在项目方面,高品质铸锭、管材及型材生产线建成投产,年产50000吨四氯化钛生产线、1200kg真空自耗凝壳炉、高品质钛合金熔炼及返回料循环利用、高品质钛铁生产线相继达产见效;在人才方面,聘任高校和科研院所6名高层次人才为‘宝钛专家’。2024年,宝钛集团取得科技成果奖37项,专利授权22项。”史鹏超说。

  宝钛集团以技术创新为矛,穿透体制机制坚冰;以创新生态为盾,筑牢产业链安全根基,发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作用。

宝钛集团打造的深潜器载人舱球壳

改革红利实现多元化惠及

  面对钛行业供给、需求、价格和竞争之变,2024年,宝钛集团主要指标逆势增长,钛产品产量首次突破4万吨,利润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同时,宝钛集团新产品收入规模持续攀升;研发投入强度提高0.73个百分点。

  此外,可视化工厂上线运行、真空退火集中监视和控制系统推广后,宝钛集团相关产线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年新增销售收入达2亿元,在人员、单一市场、产线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利润总额显著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两项产品取得SCS翠鸟认证(翠鸟-回收成分认证),为国内钛领域唯一。

  对员工而言,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更是可感可及。宝钛集团提高培训经费额度,加强全员培训;实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陕西产业工匠人才”“英才计划”,职工职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设立医务室,改善车间、班组工作环境,改造单身楼和职工食堂,职工服务配套更加完善。

  营收与利润实现稳健增长,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加速转型,国际市场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收入实现同步增长提升员工获得感,多元化激励机制彰显创新人才价值;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员工归属感……一项项改革红利在宝钛集团得到兑现。

  “2023年以来,宝钛集团9个领域56项改革举措已全部完成,下一步将探索实施科教人一体改革试点,总结中长期激励经验,探索多种激励方式和机制;进一步提高资源掌控能力,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推动资源整合。”史鹏超说道。

  深化改革是宝钛迈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指引下,宝钛集团以改革之笔,书写着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的崭新篇章。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图文资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钛谷 钛棒 钛弯头 彩钛 驰盛航钛业 泽祺润钛业 百度统计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穆小伟

©CopyRight 2012-2025 SOTAI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2008717号-22 陕公网安备 61030502000103号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