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某公司常与日本做贸易的王先生,在看了国内一组钛产品后留言:“颜色展示里的某张图片,和日本的某个品牌设计款式非常类似。其实,我们国产的钛保温杯,最应该突破的是日本的保温保冷技术,这个密封真空技术突破不了,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保温杯。日本的保温杯,保温保冷技术就不说了,一只杯子在日本也就卖3000-4000日元左右,成本、价格亲民,里面的壶胆用的是304食用钢胆。上次去日本碰见某品牌的设计师了,说是近一两年内不会考虑使用钛金属原料,因为生产出来,成本太高,担心大众消费者价格接受不了。”
看了王先生的评论,有一个“点”比较关键:日本的钛保温杯壶胆用的是304食用钢胆,如果真是这样,那钛的“亲生物金属”特性毫无意义了,何不里外都用304不锈钢?至于说到保温保冷,应该说国内钛杯壶保温保冷技术已经解决了。304食用钢胆钛杯不是全钛价格上不去也是有道理的。记者问王先生,日本钛保温杯内壶胆用的真是304食用钢胆?
王先生回答:“日本3大品牌,虎牌、象印、膳魔师的保温杯进口回来,在咱国内价格都在300-600元左右,甚至更高,都是钢胆。”可见,品牌=价格。同时,也带来思考:若日本钛杯真用304不锈钢做钢胆,价格相对偏低,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看来人们注重的只是品牌,看重了外秀,却轻视了内在(日本钛保温杯用304钢胆需考究?)。
另一个思考是国内钛民用生活品能否尽快崛起,努力提升工艺,全面解决钛品生产的技术难题,从外秀到内在来一次“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创新,是否可以在新材料钛杯壶领域创造出中国民族品牌。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未来可期,因为中国已经成为钛生产大国与钛消费大国,钛民用生活品发展迅猛。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