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社保全覆盖(9月1日生效)彻底终结“自愿放弃社保”的灰色操作,企业需为所有员工足额缴纳五险,违规将面临补缴+日0.05%滞纳金、员工N倍月薪经济补偿,甚至被纳入失信名单。对利润率普遍低于5%的钛材加工中小微企业而言,社保成本骤增20%~30%,成为压垮现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
8月11~15日,国内钛市场延续“淡季弱需”困局,终端需求萎靡与库存高企形成双重挤压,全产业链陷入“内卷式”价格竞争。
一、各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1、海绵钛:暗降促销成主流,减产自救初现
0级海绵钛成交价50000~51000元/吨,1级品跌至48000~49000元/吨,表面报价持稳,但厂商为清库存暗中增加优惠。
云南国钛此前宣布在三季度将海绵钛生产线减产30%,这一举措旨在缓解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新疆企业已启动减产,大厂新增产能投放放缓,“反内卷”策略初显。随着时间推移,预计8月市场供应量将出现明显收缩,对价格企稳形成一定支撑。但目前来看,减产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市场仍在消化前期过剩库存。
2、钛及钛合金铸锭:成交清淡,价格小幅下滑
本周,钛铸锭市场延续弱势运行。纯钛铸锭主流价格区间为5.3~5.4万元/吨,较上周略有下降。由于钛材加工企业订单减少,铸锭需求相应下降。部分企业为吸引客户,小幅下调报价,但市场成交依旧清淡。加工费方面,纯钛铸锭加工费已从年初的5.5元/Kg降至目前的4.8元/Kg,部分企业甚至更低,这使得中小加工厂利润微薄,经营压力增大。
加工费暴跌直接导致中小加工厂普遍陷入亏损。订单减少使铸锭需求下降,部分企业为回笼资金不得不小幅下调报价。这个曾经利润丰厚的环节,如今已成行业“重灾区”。
3、钛板坯与钛板带材:加工费下降,成本压力凸显
钛板坯及钛板带材市场本周表现不佳。钛板坯主流价格在5.6~5.8万元/吨,与上周持平,但加工费出现明显下降。部分企业为争夺有限订单,报价已接近或低于成本线。以TA2/3~8mm钛板为例,其市场价格跌破60元/公斤,加工环节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这主要是由于下游需求疲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维持生产,不得不降低加工费。同时,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能源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4、钛棒线材:需求不振,价格稳定但暗藏隐忧
钛棒线材市场本周价格相对稳定,工业纯钛棒材主流价格在6.0~6.2万元/吨,钛合金盘圆主流价格在7.6~7.8万元/吨,钛合金棒材价格因合金成分不同而有所差异。然而,市场需求不振的问题依然突出。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对钛棒线材的采购量减少。企业库存水平有所上升,但考虑到成本因素,目前价格尚未出现明显下跌。不过,如果需求持续低迷,后续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全民社保政策的实施,让该市场的中小生产企业成本压力陡增。一些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已经开始制定裁员计划。员工数量的减少可能导致生产规模缩小,无法满足市场的正常需求,进而可能使市场份额向大型企业集中,改变市场的竞争格局,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一家原本专注于生产钛棒线材的小型企业,由于社保成本上升,计划削减20%的员工,这意味着其产能将下降,原本稳定的客户订单可能会因无法按时交付而流失,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5、钛管:订单减少,价格有松动迹象
钛管市场本周同样面临困境,订单量较之前明显减少。由于下游行业需求放缓,对钛管的采购意愿降低。目前,工业用钛管主流价格在115~120万元/吨,部分企业为促进销售,价格已出现松动迹象。一些小型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甚至给出了更低的报价。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6、钛粉:需求分化,价格涨跌互现
钛粉市场本周呈现需求分化的局面。在高端领域,如3D打印等对钛粉质量要求较高的行业,需求相对稳定,价格也较为坚挺。高纯度钛粉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约为150~180元/千克。但在普通工业领域,由于市场供大于求,钛粉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普通钛粉价格已降至80~100元/千克,较之前下跌了约10~20元/千克。这种需求分化的现象预计在短期内仍将持续。
二、本周钛金属重大新闻汇总
◇攀钢突破宽幅钛板轧制技术:攀钢成功轧制国内最大尺寸TC4钛板(30mm×3800mm×9700mm),填补国内3800mm宽幅板材产能空白,助力海装领域高端材料国产化。
◇澳洲3D打印钛合金技术颠覆成本: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以“元素替代+微结构调控”革新工艺,解决钛合金打印氧化敏感和柱状晶缺陷,实现等轴晶可控生长,单件成本降幅达29%,预计5~10年内商业化。
◇波音危机冲击全球钛供应链:日本东邦钛业因波音生产延迟下调航钛需求预期,二季度钛业务净利润暴跌40%,航空业复苏放缓波及上游。
三、下周预测,弱平衡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综合考虑当前市场情况及各种因素,预计下周钛金属市场仍将面临一定压力。海绵钛市场方面,减产措施的效果可能逐渐显现,但库存消化仍需时间,价格有望在低位企稳,但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钛及钛合金铸锭、钛板坯、钛板带材等市场,受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影响,价格可能继续小幅下滑,加工费也难以回升。钛棒线材和钛管市场,若需求没有明显改善,价格可能出现松动。钛粉市场将继续维持需求分化、价格涨跌互现的局面。
同时,全民社保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可能进一步显现,企业裁员计划的实施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生产出现停滞或放缓,影响市场的正常供应。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的变化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需密切关注。例如,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低迷,下游行业对钛金属的需求可能进一步减少;而如果相关政策能够给予中小微企业一定的扶持,可能会缓解社保政策带来的冲击,对市场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四、综合总结,寒冬中的生存与曙光
本周钛金属材料市场整体表现低迷,各细分市场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下游需求疲软是导致市场价格下跌、成交清淡的主要原因。尽管部分企业采取了减产等措施,但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全民社保政策的推进,给行业内大量中小微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成本负担,引发了企业裁员潮,这一企业风险正逐渐向整个行业蔓延。裁员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熟练工人流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改变了市场的竞争格局,给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钛金属市场仍将处于调整阶段。企业不仅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还需要积极应对社保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通过优化管理、提高效率等方式降低影响。同时,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于行业监管部门而言,也需要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困境,在政策制定上寻求平衡,促进整个钛金属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