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钛市场延续“军工强、民品弱”的极端分化格局,海绵钛及民用钛材陷入“需求萎缩→库存积压→价格倒挂”的恶性循环。下游民品钛材料加工行业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内卷严重,部分企业销售价格已跌破成本价且质量堪忧。
一、海绵钛:军工订单难抵民品滞销,库存压力激增
价格与成交背离:虽1级品报价维持5.0~5.2万元/吨、0级品5.1~5.3万元/吨,但实际成交价徘徊在5.0万元/吨,民品订单锐减导致“有价无市”。
库存周期延长:生产企业库存环比增加15%,部分企业库存超20天,下游采购周期延长加剧现金流压力。
供需结构性矛盾:
军工需求:航空航天订单排产至7月下旬,支撑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超90%;
民品坍塌:化工、民用钛制品需求疲软,叠加房地产关联产业需求萎缩,海绵钛民品销量同比降幅超20%。
二、民用钛材:全线跌破成本线,亏损面扩散至加工环节
产业链传导性危机:
上游:钛精矿价格跌至1932.5元/吨,但钛白粉企业陷入深度亏损,海绵钛企业民用品销售困难;
中游:钛板坯、钛管等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部分企业低于成本价抛售库存;
下游:石油、化工需求萎缩,需求减少库存压力传导至钛材加工端。
三、结构性失衡根源:需求断层与产能错配
需求端撕裂:
军工/高端领域:国家“十五五”规划推动航空航天、核电钛合金需求,TC4合金锭价格逆势涨至6.7~6.8万元/吨;
民品领域:石油、化工关联产业(占钛消费50%)持续低迷,钛合金出口受管制压制。
供给端困境:
低端产能过剩:2025年上半年钛精矿产量增7.71%,但下游需求仅增1.08%,过剩压力向中游传导;
本周钛市场延续“军工强、民品弱”的分化格局:
高端领域:航空航天、核电、氢能等战略产业需求持续放量,推动海绵钛及钛合金价格坚挺;
民品领域:化工、民用钛制品需求疲软,叠加下游压价心态浓厚,中小企业库存压力激增。
四、行业趋势与风险预警
短期困局难解:
民品去库存周期将延续至Q3末,纯钛板(卷)、焊接钛管价格或再跌3%-5%;
中小企业现金流危机可能触发并购重组潮。
长期转型路径:
高端替代:航空超薄钛箔(0.02mm)、3D打印钛粉等高端品类扩产(宝鸡新增3000吨/年产能);
赛道切换:新能源(氢能储运钛管)、医疗植入物需求增长25%,成为民企突围方向。
五、重大新闻
1.欧盟加征钛白粉反倾销税(税率11.4%-32.3%),龙佰集团等企业加速转向东南亚市场,RCEP订单占比升至35%。
2.美国防部豪掷10亿元订单:支持IperionX氢辅助金属热还原(HAMR)技术,推动本土钛合金粉末供应链自主。
3.娄底打造“中部钛谷”:投资构建“新疆原料+娄底加工”产业链,目标2035年形成千亿级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