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宝钛股份(600456)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9.67亿元,同比减少20.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5亿元,同比减少49%;基本每股收益0.4301元,同比减少49%。
看了宝钛股份半年报告里几个枯燥的数字,身边几个钛业朋友说市场不好,今年生意真不好做。钛微媒大潘说钛事另辟蹊径分析:钛市场调整?钛市场不好?那为什么这么多资本正在死死盯着不好做的钛市场?据悉,2026年又将有两、三家“巨无霸”涉足海绵钛,至于涉足钛材加工的不锈钢、钢铁企业早已是数十家了。近日,四川某地招商部门咨询我,欲在宝鸡召开一个招商会,不知会否得到宝鸡招商部门的支持,看似乎能把宝鸡钛材企业吸引过去,我开玩笑说“你们这是挖墙脚”......看看,这能说明钛市场不好吗?只能说明钛市场其实暗流涌动。
就拿宝钛股份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4301元来看,这也相当不错了。看看沪深股市5000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每股收益超过0.4元的有多少家?看了之后再对比就知道,钛行业还是不错的。笔者从2000年至今一直坚持,市场对钛及钛材的需求一直保持“小幅小幅增长”,而产能则是“大幅大幅增长”,不匹配出现的调整不是市场不好,而是市场对供需的修复。
笔者以为,宝钛股份半年度业绩报告背后“隐藏”的是中国钛市场另一种蓬勃向上——
钛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宽广了,而企业的市场越来越缩小了;钛的蛋糕越来越大了,切割蛋糕的人越来越多了;市场对钛的需求逐年增长,企业的利润逐步稀释;钛圈企业感觉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域外企业感觉涉钛业务比钢铁强多了......这看似一个怪象,其实是领域间的相互修复与调节,也是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钛是朝阳产业,未来可期,其它领域入钛“分红”很正常。就拿宝钛股份营业收入下降来看,实则是有些业务已经被国内其他厂家切割了一些出去。同样,宝钛股份也切割了其他企业的一些业务。现在是今天你切割我,明天我切割你,除非你的产品是“唯我独尊”,用户离不开你,那谁也无法切割你。
宝钛股份、西北院、湖南金天、新疆湘润、攀钢、725所、云南国钛、金钛股份、江苏圣珀、宝钛华神、巨成钛业、申吉钛业、南京宝泰、科辉钛业、天成航材、宝鸡鑫诺特材等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在相互切割“小幅小幅增长”的市场需求。切割的人多了,市场需求分散了,自然经营收入都会相应下降(“唯我独尊”的企业将会持续唯我独尊,因为客户离不开这样的产品)。所以,要客观公正看待调整的钛市场,更要冷静看待大家“抢”市场其实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没有办法,市场是无情的,市场是有规则的,起起伏伏的市场调整是为了供需的相对平衡。若想市场对钛及钛材需求的持续增长,需要大家另辟蹊径拓展钛的应用场景,不要一窝蜂生产某一种产品,真正打开千姿百“钛”的发展空间,“小幅增长”的市场才会阔步前进。
市场没有冬天春天之分,产品才有冬天春天之分。企业产品好又独特自然享受市场的春天,企业产品品控不好又无特色自然得承受市场的冬天。“抢”市场是永恒的话题,如何“抢”市场需要企业的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