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行业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海绵钛涨价能否引爆年末行情?11月第一周钛金属市场分析(11月3日~7日)

   2025-11-11 IP属地 陕西钛之家150

  十一月伊始,金属市场在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本周(市场核心焦点全部聚集于海绵钛环节——一场由龙头厂商策动的试探性提价,试图扭转持续已久的低迷格局。然而,中下游的钛材市场则表现出异常的“淡定”,价格持稳而订单未见显著放量,反映出“成本推动”与“需求拉动”之间的激烈博弈。本周,钛市正走在从“弱现实”向“强预期”过渡的关键十字路口。

  一、市场综合变化:成本高企与需求疲软的拉锯战

  本周钛金属市场整体呈现出“上游欲涨,中下游企稳”的分化格局。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上游原材料(如镁锭、四氯化钛)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不断挤压海绵钛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形成强烈的成本支撑;而终端消费领域(如航空航天、化工、海洋工程)的需求复苏力度不及预期,导致价格传导机制不畅,中下游厂商备货谨慎,多以按需采购为主。

  这种拉锯使得市场情绪复杂且矛盾:一方面,市场参与者对海绵钛的涨价抱有期待,认为价格已触底,具备反弹条件;另一方面,又对下游的实际承接能力心存疑虑,担心涨价仅是“空中楼阁”。整个市场的成交氛围虽较上月略有回暖,但并未出现根本性转变,库存压力依然是悬在众多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各细分品类市场深度解析

  1.海绵钛:弱势坚挺下的“绝地反击”

  本周,海绵钛市场无疑是全场关注的“明星”。价格方面,截至11月7日,国内主流地区1级海绵钛价格维持在4.5~4.7万元/吨,0级海绵钛价格在4.6~4.8万元/吨。这一价格已处于近两年的历史低位。

  然而,市场情绪在周末发生了微妙变化。由于价格低位刺激了部分下游企业的抄底备货行为,加之主要企业手中订单有所改善,成本压力已达极限。据企业证实,部分企业计划在下周末(11月8日前后)正式宣布提价,幅度约为2000元/吨。但此次提价的基础仍不牢固,本轮提价更倾向于被视为一次有力的“挺价”行为,其最终成效取决于后续订单的持续跟进。预计短期内,海绵钛价格将呈现“坚挺”走势,易涨难跌,但大幅快速拉升的可能性较小。

  2.钛及钛合金铸锭:静观其变,平稳运行

  作为连接海绵钛和钛材的中间产品,铸锭市场本周表现平稳。其价格主要受海绵钛成本支撑,但需求受制于下游钛材的订单情况。目前,主流TA1铸锭价格维持在5.0~5.3万元/吨的区间。

  生产企业多保持正常开工,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对于海绵钛的潜在涨价,铸锭企业态度谨慎。他们表示,会密切关注海绵钛涨价的落地情况,但如果下游钛材价格无法同步跟涨,铸锭企业的利润将被进一步压缩,届时他们可能会被迫减缓对海绵钛的采购节奏。本周,铸锭市场处于一种“静默”的观望状态。

  3.钛板坯、钛板带(卷)材:需求稳定,价格坚挺

  钛板坯及板带(卷)材市场本周运行稳定,价格与订单量均与上周基本持平。化工、电力等传统领域的订单提供了稳定的需求基本盘。目前,3.0mm热轧卷(TA2)的主流价格在6.8~7.2万元/吨。

  市场反馈显示,尽管上游传来涨价风声,但中游加工企业的报价并未立即调整。一方面,企业手中尚有部分成本较低的原料库存;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盲目跟涨可能导致订单流失。因此,多数企业选择维持现价,以保障市场份额。该领域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的大项目落地情况,目前尚未看到爆发性增长信号。

  4.钛棒线材:以稳为主,静待花开

  钛棒线材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紧固件及医疗器械及焊丝、挂具等领域。本周市场表现不温不火,高端钛合金棒材需求相对稳定,但普通民用棒线材竞争激烈,价格承压。整体价格水平保持稳定。

  5.钛管材:需求平稳,价格持平

  钛管作为化工、制盐、海洋工程领域的核心耗材,钛管市场本周需求平稳。焊接管与无缝管的价格均未见明显波动。企业的关注点在于出口市场的拓展以及国内大型石化项目的招标进程。

  6.钛粉:新兴领域的“潜力股”

  钛粉市场(主要以球形钛粉为主)继续其独立于传统钛材的行情。其需求主要来自3D打印、金属注射成型(MIM)等增材制造领域。本周价格保持高位稳定。虽然该领域总体量尚小,但作为钛产业高技术附加值的方向,增长潜力巨大,备受资本和市场关注。

  三、一周重大新闻汇总

  巴林启动中东首座综合性钛工厂建设(11月3日):巴林钛业公司宣布投资2亿美元建设中东首个综合性钛生产设施,位于阿斯卡尔工业区。第一阶段将配备电子束和真空电弧熔炼炉,年产4000吨商业纯钛板坯和1500吨5级钛锭,计划2026年初投产,产品主要供应化工、海水淡化等领域;第二阶段将产能提升至1万吨,拓展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市场。

  四川发布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11月6日):四川省经信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相关政策,明确到2025年形成世界级钒钛新材料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海绵钛及钛锭产能达10万吨/年,钛材及深加工产品达5万吨/年,钛精矿产能提升至800万吨/年,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将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措施推动产业高端化升级。

  西部超导市值半年增长64%(11月6日):截至当日,西部超导市值达493.49亿元,六个月增长率高达64.24%。公司在高端钛合金材料领域研发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控股子公司入选陕西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其航空航天用高端钛材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国内钛材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11月7日):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国内进口钛材7002吨,同比增长85.19%,其中厚度大于0.8mm和小于等于0.8mm的钛板、片、带、箔进口量在3月均出现同比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产量下滑带来的供给缺口,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

  四、综合总结

  本周,海绵钛提价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但受库存与需求约束,涨价落地效果有限,市场仍将维持低位震荡态势。中长期而言,政策支持与高端需求增长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四川、陕西等地的产业政策持续加码,航空航天、新能源、医疗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将推动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同时,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如巴林新建钛工厂)与国内进口钛材增长,也将倒逼本土企业加速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随着高端需求持续释放与政策红利落地,钛金属材料市场有望逐步走出低谷,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图文资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钛谷 钛棒 钛弯头 彩钛 钛业导航网 搜钛时代 百度统计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穆小伟

©CopyRight 2012-2025 SOTAI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2008717号-22 陕公网安备 61030502000103号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