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行业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唯有脚踏实地 方能仰望星空——记攀钢集团研究院钛化工所高级工程师朱福兴

   2020-07-21 IP属地 陕西14970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的初心就是开发更先进的镁电解技术,将攀钢海绵钛做到质量最优、成本最低。”
  与攀钢股份公司共同负责的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攀钢2019年度标兵、2019年度最佳党员先锋岗、研究院2019年度杰出员工……他就是来自攀钢集团研究院化工技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朱福兴,踏实肯干是他的代名词。
  攻坚克难解难题
  镁电解对海绵钛实现清洁生产至关重要,是海绵钛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2013年,攀钢海绵钛生产告急,镁电解无法实现流水作业,本应30台电解槽串联工作,却只能单槽独立运行,电流效率低、精镁质量差、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面临严重生存挑战,急需技术力量支持。
  危急时刻,朱福兴被委以重任。
  “我本科学的是生态冶金,接触熔盐电解不到3年时间,要去解决一项世界级难题,心里没底,但组织需要你,你就该勇敢的站出来。”朱福兴说。
  完全没有经验可借鉴,更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朱福兴一头扎进生产现场,亲自跟班熟悉生产工艺,悉心请教了解设备性能,认真细致记录生产数据,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
  很快他发现了问题的根源,要避免该现象,必须要提前预判,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但当时缺乏该参数的有效测定手段。为此,他翻遍设计资料,查阅大量外文文献,最终开创性提出在线监测及故障处理方法,成功扭转疲于堵漏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镁车间的生产难题。
  30台电解槽循环运行,镁电解流水线全线贯通,国内外几十年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被攻克,攀钢镁电解成为国内唯一一条在运行的流水线电解槽工艺。
  精益求精结硕果
  朱福兴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充分融入到科研创新中,缺乏设备支撑,他自己搭建电解残渣沉积模拟、液镁汇集状况模拟、电解质理化性能测试等装置。利用这些平台,成功开发出独特配比电解质体系和低有害杂质元素控制方法,解决了低电流强度下电解槽“发高烧”的技术难题,提升了海绵钛质量和品级率,为企业降本增效作出重要贡献。
  “电流效率从50%提高到78%,吨镁成本降低1.5万余元,海绵钛产量连续4年国内领先,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朱福兴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所长杨仰军说。
  为支撑海绵钛早日达产达效,朱福兴长期处于高负荷和高压工作状态,经常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他把每项任务都当成使命来完成,对待科研工作一丝不苟。为获得准确实验数据,重复验证多次;不放过任何实验细节,一盯就是几小时;用心写好项目材料,常常废寝忘食。
  正是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韧劲儿,他负责的“基于海绵钛用大型流水线电解镁关键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砥砺前行逐梦想
  “少说多做”一直是朱福兴奉行的理念,2015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坚持冲在前、干在先,身体力行的感染着身边人。
  “师傅干活很卖力,经常一句话不说埋头就上。总是抢着搬最重的设备,干最脏的活。做事积极力气又大,同事都亲切的称他为‘大力哥’。” 徒弟马尚润说。
  繁忙的工作之余,朱福兴努力“充电”。2014年,他自学考取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顶住来自工作和学业的双重压力,他克服重重困难,不但顺利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考取该校博士研究生。
  “搞科研,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海绵钛进一步压减成本和提质增效面临巨大挑战。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拓宽研究视野和研究思路。”朱福兴说。
  第九次党代会的隆重召开,充分体现了攀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高兴之余,朱福兴感到沉甸甸的责任。
  “要把党代会精神落实到科研项目推进、关键技术突破、重大成果转化上来,加速科技创新,支撑公司发展。”朱福兴说。
  未来,他将和团队成员一起继续坚守科研初心,全心投入到科技攻关中,为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企业献计出力、添砖加瓦。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图文资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钛谷 钛棒 钛弯头 搜钛建站 泽祺润钛业 百度统计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穆小伟

©CopyRight 2012-2025 SOTAI All Rights Reserved. 搜钛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3000923号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