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行业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王其红代表:我国钛产业驶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

   2023-03-17 IP属地 陕西宝鸡钛微媒376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王其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关键核心设备的自主化战略要求,促使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需求大幅增长,高端化工、医疗、建筑等民用市场呈现巨大潜力。预计到2025年,国产飞机材用量将超过5800吨,航空航天用钛将超过40000吨。诸多利好因素促进我国钛产业驶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成为风口产业。

  谈到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现状时,王其红对记者坦言,目前,中国是钛工业大国,但还不是钛工业强国。2022年,我国海绵钛产量超过17万吨,钛加工材产量超过16万吨。我国钛及钛合金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领域钛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王其红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超薄钛带、超厚钛板、大尺寸型材、航空紧固件等产品品质与国外仍有明显差距,这制约着我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等关键行业的长远发展。

  由此,王其红提出2点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引导,促进行业整体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强化行业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或避免在已经过剩的、技术水平较低的领域重复建设,进而缓解或避免低端市场的无序竞争。通过政策激励、联合立项等方式,引导企业及社会资本投向有待解决的、具有较高技术内涵的、当前国内存在空白又能带来良好效益的领域,引导行业转变生产方式,长远布局,注重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信息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整体提升行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大投入。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抓住国家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制约钛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促进钛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支撑与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两会,王其红带来《关于科研院所下属科技产业公司进一步推进股权激励的建议》《关于优化应用型科研院所人才奖项评选机制的建议》等多项提案。

  王其红认为,国有科研院所在现有股权激励政策的基础上,推行实施股权跟投,进一步推进股权激励,可有效地加快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加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型科研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将基础理论研究转化为工程实践应用,“但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取得进步的前提,应用型科研院所同样要重视基础研究,必须持续加大基础研究的人才、资金投入,进而推动工程应用实践,这也是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他对记者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钛棒 钛管 钛丝 钛板 钛网 海绵钛 钛阳极 米艺术 搜钛网 百度统计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西安律师 穆小伟

©CopyRight 2012-2022 SOTAI All Rights Reserved. 搜钛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3000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