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1.钛材价格低迷,金属纤维及制品为高毛利产品。钛材疲弱导致主业钛制品盈利受限,公司高毛利产品集中在金属纤维及制品和难熔金属制品,二者毛利率均在25%以上。
2.主要投资企业经营状况正常。2014年上半年西部材料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总体盈利能力正常,未出现亏损。
3.定增引入战略合作者,主营股权投资。公司于7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发行3758万股,其中和怡兆恒认购3059万股,开源基金认购699万股,以现金认购。锁定3年,定增价在11.44元/股。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偿还约20000万元银行贷款,剩余部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假设定增顺利,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率将从54.69%下降到39.26%,若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测算,公司每年可节约利息费用约2193万元(未考虑发行费用,按15%税率考虑所得税影响)。
4.2014年盈利为大概率事件。中报显示,1-9月份的净利润为0-500万元,盈利主要是上半年执行国储钛锭合同增加净利润。全年看,中报显示2014年度经营目标为:实现营业总收入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00万元。如果不考虑引入定增资金降低财务费用,全年实现扭亏为大概率事件。
5.盈利预测及评级。公司是稀有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是由科研院所转制设立并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十多年来,形成了钛产业、金属复合材料产业、金属过滤材料产业、稀贵金属材料产业、难熔金属材料产业和稀有装备制造产业等六大业务领域。强大的技术背景成为公司发展的坚实基础。公司产品大多为新兴产业,假设目前主营保持每年15%左右的同比增速,此次定增所减少的利息支出直接增厚利润。按照定增后约2.1亿股计算,预计2014-16年EPS分别为0.13、0.17和0.20元。
估值方面,募集资金后,公司拟继续加强在国家支持的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所需新材料的研发投入。由于产品主要应用于化工、环保、军工、电力、航天、医药等新兴领域,享有较高估值,给予22元目标价,对应2014-16年PE分别为170、132和110倍估值,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