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五江控股集团轮值主席兼总裁、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志海受邀参与《石榴访谈》,围绕集团在新疆钛产业的战略规划、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构建,分享了集团从战略布局到技术攻坚的实践路径与前瞻视野。

《石榴访谈》是石榴云/新疆日报推出的一档访谈节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统筹,是高标准建设的省级媒体。节目嘉宾涵盖各个领域的行业人士与知名人物,访谈内容包括嘉宾的行业见解、专业知识科普,也有其背后的个人经历与故事,以此传递新疆各领域发展面貌与多元文化魅力。
访谈中,肖志海指出,钛被称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医疗器械等领域。
作为新晋中国五百强企业,五江集团选择在新疆布局核心产业,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钛产业作为技术、资金、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集团选择在新疆哈密打造全钛产业链,建设钛产业园,正是看中新疆“大而美、资源丰”的天然优势。
目前,新疆湘晟(五江集团旗下全钛产业链企业)已形成年产海绵钛3.7万吨、钛材2.2万吨的规模。随着二期项目推进,预计将实现年产5万吨海绵钛、3万吨钛材。到2026年,目标达到10万吨海绵钛、5万吨钛材的年产能,进一步夯实国内钛产业基础。

新疆湘晟钛产业园
围绕钛基新材料,五江集团在全钛产业链模式上具备哪些显著优势?
集团依托新疆哈密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与低成本电力优势,在十余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专利与技术经验,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钛矿—海绵钛—钛材加工—钛制品”全钛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构建起从矿产到材料的完整产业生态。
面对新疆钒钛磁铁矿资源现状,五江集团将如何精准破解资源开发中的核心难题?
降低我国钛产品进口依赖,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是集团近几年关注的重点。新疆湘晟针对新疆钛矿资源特点,对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提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
2019年,湘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自主研发成果,成功应用于钒钛磁铁矿伴生矿的提取,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湘晟研发的20T超大型海绵钛装备投入使用,新疆钛原料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有效减轻了对进口钛原料的依赖,为钛产业及新疆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江集团将如何实现“将哈密建成世界钛都”的宏伟目标?
集团在新疆的产业布局将呈现出全产业链、绿色化、数字化和高端化的综合性布局。集团坚持“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充分借助新疆的资源与低电价优势,规划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实验室及新疆钛基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等平台,逐步推进“世界钛都”蓝图的实施。
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低碳转型;
建设智能工厂,推进5G+工业互联网在工厂的覆盖;
培育钛民品市场,并积极探索高端消费品领域的应用,让钛投入千家万户。

集团将依托新疆资源优势,强化“产学研用”协同,紧抓新疆“十大产业集群”政策红利与“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速新疆钛材走向世界,推动新疆成为全球钛基新材料研发与制造的核心枢纽,为国家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材料体系贡献新疆力量。









陕公网安备 61030502000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