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下午,云南省“兴产业?促跨越”第六场新闻发布会“新材料产业”专场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隆重举办,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黄小荣作主发布。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家林,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富,云南楚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峰等相关领导出席,以及来自省工信委、科技厅等20多家单位和30余家媒体参加本场发布会。
新材料产业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材料产业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云南楚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峰介绍,云南钛业公司采用国内首创的“钢—钛”结合模式,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卷冷轧钛板卷,顶替了欧、美、日等国的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是中国唯一拥有完整冷、热轧钛板卷生产工艺线及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板卷产能规模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三,2015年实现了2.26亿元销售收入。
云南楚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峰作新闻发布云南楚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峰作新闻发布
他指出,在“十二五”期间云南钛业公司先后建成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云南省钛材产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傅恒志院士工作站”,并与俄罗斯钛协会联合开发出国内首台国产化电子束冷床炉,成为国际钛协会成员单位。云南钛业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项目2项,省级项目16项,其中,2015年《宽幅大卷重钛带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低成本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制造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开发,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他强调,在“十三五”期间,云南钛业公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以楚雄禄丰钛产业园为枢纽,采用政企共建模式,与上游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等产业形成联盟,借助云南省重点培育和打造新材料产业的契机,利用好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在现有钛及钛合金熔炼、板卷轧制的基础上,将着力延伸产业链,开发更多面向军工、海洋工程、和医疗健康产业的高附加值钛及钛合金产品,形成30~50亿元产值的高端钛及钛合金产业集群,助推昆钢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服务国防军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将国内唯一完整拥有从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钛板卷,到高端军用及医疗用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的楚雄州,培育和打造成为继传统钛谷宝鸡之后的“中国绿色新钛谷”。“十三五”期间重点研发及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军工用高品质铝钒系钛合金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本项目依托昆钢新材料集团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装备及工艺技术,重点开发出铝钒系钛合金专用电子束冷床熔炼炉,采用昆钢独创的“EB-VAR”联合熔铸工艺,实现年产2000吨高品质铝钒系钛合金棒材、异型材、丝材、球形粉、紧固标准件等品种,适用于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
(二)低成本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制造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本项目是科技部2016年国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由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内钛材生产及应用领域的知名企业,包括:西部钛业、天津大无缝等,钛材加工理论研究领域的知名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哈工大等,围绕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低成本制造技术,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管带材加工及复杂海洋环境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本项目将研发并建设国内首创的超长圆锭和方锭大型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及配套生产线,建设钛及钛合金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最终打造出国内领先、世界唯一的联合创新平台,形成年产钛合金无缝管2000吨、卷焊钛管4000吨、大卷重钛带8000吨的生产能力,满足国家军工、海洋工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利用云南钛业公司同时拥有美国技术的EB炉、俄罗斯技术的EB炉,以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的首台国产RB炉的独特优势,联合国内相关企业及知名院校,联合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的稀贵金属镍、锆及其合金锭熔铸工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批量生产。
(四)开发并建成国内首条“球形钛粉—MIM—3D打印”生产高品质医疗器械的生产线
采用世界领先的德国技术装备,新建100吨高端球粉生产线;以球形钛粉为原料,采用昆钢成功实现产业化的金属注射成形(MIM)工艺技术,生产高品质医疗器械;研究开发适用于以球形钛粉为原料的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生产出顶级医疗器械和航空航天用精密器械。
据了解,在“十三五”期间,昆钢新材料集团及其旗下的云南钛业公司将围绕国家和云南省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以延伸产业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为目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为国防军工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工程产业、以及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