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是由广阔的海洋构成的,海洋有着大量我们不为所熟的生物和资源,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展潜艇对深海进行研究。
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好奇,目前军用舰艇的使用中最大下潜深度是多少,有一艘俄国的685型潜艇,其在1986年创下的1300米潜水纪录,至今都没有军用潜艇打破。要知道,一般潜艇的下潜深度也就300-500米,那么685型潜艇为何能创下如此的纪录呢?

685型潜艇实际上是上个世纪70年代俄国苦心孤诣打造的潜艇,俄国潜艇素来追求高机动,大潜深以及凶猛的武器投掷能力。为了极大地增强潜艇的抗压能力,685型在建造中大量使用特殊材料——钛合金。从685型开始,后续的攻击型核潜艇,也广泛使用钛合金材料,都取得了很大的下潜深度。
685型基本结构仍然采用了苏联传统的双壳体结构,耐压艇体直径约9米,由48-T钛合金制成,由于钛合金加工困难,为此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解决钛合金的加工工艺、耐压艇体的制造和耐压艇体强度问题。
采用钛合金制造潜艇,不仅可以有效加大潜艇的下潜深度,还可以降低反潜飞机用磁探仪发现潜艇的几率,因为钛合金不仅强度高、重量轻,而且又有低磁性的优点,这就是俄罗斯海军重视加大下潜深度,并且用钛合金制造潜艇的主要原因。
钛合金不光价格昂贵,而且加工工艺困难,能用这种材料制造潜艇,可见当年的俄国是一个真正的海军强国。根据美国方面的估计,俄国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一共投入了90亿美元来研发和生产钛合金的攻击型核潜艇。如果根据购买力折算,这笔钱相当于今天超过600亿美元的巨资,甚至当时的美国海军也评论,俄国人在潜艇上投入的巨资远远超过自己。
美苏争夺全球霸权的时代,核潜艇作为"二次核打击能力"的核心担当了战略核力量的中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两国都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在核潜艇建造方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
前苏联海军在大力发展核潜艇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核潜艇的新用途,不断更新核潜艇的设计概念。其中,"麦克"级(685型)核潜艇便是前苏联海军中具有十分特殊意义的两级核潜艇。在研制这两级核潜艇的过程中,前苏联海军对其赋予了各种性质的探索和试验任务。因此,这级特殊的核潜艇在苏联海军核潜艇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